摘要:“抖音进口药”是抖音及其他网络平台近期流行的调侃性梗,指用户通过短视频或评论区戏称某些海外药品、保健品为“特效药”,并夸张描述其功效(如“日本眼药水治百病”“德国小药丸秒变学霸”)。该梗源于网络平台用...
“抖音进口药”是抖音及其他网络平台近期流行的调侃性梗,指用户通过短视频或评论区戏称某些海外药品、保健品为“特效药”,并夸张描述其功效(如“日本眼药水治百病”“德国小药丸秒变学霸”)。该梗源于网络平台用户对代购营销话术的模仿和解构,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 网络平台的推波助澜
抖音的算法机制容易放大此类内容,通过“商品测评”“好物分享”等形式传播,配合“亲测有效”“海外神药”等标签加速裂变,形成信息茧房。部分视频甚至借用专业术语(如“临床认证”“黑科技”)增强可信度,实则为博流量的娱乐化表达。
2. 亚文化符号的衍生
在二次创作中,“进口药”被抽象为网络平台的通用梗,延伸至非医疗场景。例如用“该吃进口药了”调侃工作压力大,或讽刺盲目崇拜外国商品的现象,反映了Z世代对消费主义的黑色幽默。
3. 潜在风险与争议
部分内容可能误导用户忽视药品监管差异(如中国未批准的海外处方药),引发健康隐患。抖音等平台已加强对此类梗的审核,但用户自发玩梗仍需警惕法律边界,避免传播虚假医疗信息。
扩展知识:类似梗还包括网络平台的“电子布洛芬”(指治愈系视频)、“赛博维生素”(调侃熬夜必备短视频),均体现用户通过戏谑化命名解压的社交行为。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本站原创,转载请以超链接形式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