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百度推广中销售营养品是否违法需要结合具体运营模式和法律规范综合分析。以下是关键法律要点及搜索引擎相关注意事项:1. 广告法合规性 百度作为搜索引擎需遵守《广告法》第19条,医疗、药品、保健食品等广告须经审...
在百度推广中销售营养品是否违法需要结合具体运营模式和法律规范综合分析。以下是关键法律要点及搜索引擎相关注意事项:
1. 广告法合规性
百度作为搜索引擎需遵守《广告法》第19条,医疗、药品、保健食品等广告须经审查。若推广的营养品宣称(如"治疗高血压"),则属于违法广告。正规流程需先取得"保健食品蓝帽子"标识及广告审查批文。
2. 平台资质审核
百度推广要求食品/保健品商家提供《食品经营许可证》、生产企业资质及产品注册证书。未取得特殊食品(保健食品、婴幼儿食品)注册或备案的普通食品,禁止在搜索引擎进行功效宣传。
3. 宣传话术限制
常见违规情况包括:使用"百度算法推荐"等话术暗示搜索引擎背书,或宣称"提高免疫力"等未获批的保健功能。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虚假点击量、刷排名等行为也属违法。
4. 跨境商品风险
通过百度推广销售进口营养品需额外提供:海关检验检疫证明、中文标签、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清单备案。未经备案的海外保健品在搜索引擎引流可能涉嫌。
5. 连带责任机制
根据《电子商务法》第38条,百度作为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若明知或应知商家违法而未采取必要措施(如未及时下架违规广告),需承担连带责任。2021年某案例显示,搜索引擎因未审核保健品广告资质被罚没金额高达广告费3倍。
6. 健康信息特别规范
国家卫健委《互联网健康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规定,通过百度等平台发布营养健康内容时,不得替代医嘱。违规案例显示,使用"百度热销第一"等排名宣传保健功效易被认定为误导消费者。
建议企业在百度推广前完成:保健食品注册(国产需批文,进口需备案)、广告内容预审、平台资质报备,并避免使用绝对化用语。搜索引擎推广不是法外之地,合规运营才能规避《食品安全法》第140条规定的十倍赔偿风险。